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7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林业   1798篇
农学   124篇
基础科学   79篇
  429篇
综合类   1426篇
农作物   596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8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研究海拔高度对周公山柳杉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对人工林的抚育及合理经营有着重要意义,旨在为人工林近自然改造以及利用山地造林、恢复森林生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代表性样地法和随机取样法相结合的方法,在800、1 000和1 200 m 3个海拔高度对周公山柳杉人工林林下的物种组成、物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1)林下草本层共发现植物33种,属于19科32属;林下灌木层共发现植物49种,隶属于39属26科。2)草本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符合"中度膨胀"理论,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D)以及灌木层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则符合负相关关系理论。3)林下植被0~40 cm深度土壤养分随土层深度增加,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有机碳、有机质含量均降低。4)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有机质、全氮(TN)、全磷(TP)、有效磷(AP)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应控制人为干扰的强度,保持合理的林分密度,改善柳杉人工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使人工林处于一种天然更新状态。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不同立地管理方式对多代经营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 ,在 1代杉木采伐迹地上用 5种林地处理方式进行 2代杉木人工林营造 ,试验表明 :(1)BL3BM0 (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 )处理方式对 4年生 2代杉木林的生长最为有利 ,对降低土壤容重和提高土壤pH值的作用最大 ,是最佳的立地管理措施 ;(2 )BL1BM0 (清理树木的所有部分 )处理生长最慢 ;(3)BL0 BM0 (清除地上所有有机质 )处理的杉木在 1~ 2年生时生长为次好 ,但对土壤肥力的维持最为不利 ,3年生后杉木生长略为落后 ;(4)BL2 BM1(商业性收获加炼山 )处理的杉木生长比BL2 BM0 (商业性收获 )的略好 ,但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5 )采伐剩余物分解至质量残留 5 0 %的时间需要 2 0个月 ,估计分解至质量残留 5 %需要 90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93.
人工毛竹林土壤的水文生态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研究了人工毛竹林土壤的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贮水容量等土壤物理性质在小流域内随坡位和土层深度变化的规律及入渗性能随坡位的变化规律。并与同一地点的人工杉木林、阔叶混交林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当取各点0—60cm均值时和取各土层均值时,土壤物理性质在小流域内的空间分布规律相当明显,但入渗性能随坡位的变化规律则不很明显。人工毛竹林具有优良的森林水文功能。就所研究小流域内各测点的平均值而言,0—60cm土层的贮水容量为430.44mm,最大有效贮水容量为312.73mm,均大于杉木林和阔叶林;干旱条件下用双环法测定的10℃水温时的初渗速度为29.10mm/min,稳渗速度为8.28mm/min,都大于杉木林而小于阔叶混交林;入渗速度衰退参数为0.2391,介于杉木林和阔叶林之间。  相似文献   
94.
山区杨树人工林树干病害综合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干部病害是杨树人工林的主要病害之一。侵染性病原有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和小穴壳菌(Dothiorella g(?)egaria)。本文指出了7个诱病因子,提出化学药物和营林技术防治这种病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5.
台湾杉引种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台湾杉在来舟林业试验场经6年的引种造林试验表明;1年生苗高16cm,造林4年后幼林平均高2.99m,胸径3.96cm;造林初期生长较缓慢,第4年明显加快;育苗与造林技术均容易掌握,具有重要的引种价值。  相似文献   
96.
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生物量的变化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土壤微生物参与土壤中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如矿化-同化、氧化-还原等,是植物营养转化、有机碳代谢及污染物降解的驱动力,在土壤肥力演变,尤其是养分循环中具有重要意义。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指除了植物根系和体积大于5×103μm3的土壤动物以外的土壤中所有活的有机体的量(Paulet a  相似文献   
97.
马尾松-木荷混交造林效果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南方立地条件差的低丘岗地,营造马尾松纯林易遭病虫危害,水土流失严重,林地肥力降低,难于成材,为此,对江西高安县9年生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综合调查研究,设立标准地,进行林分生长量、生物量、叶面积、根系、土壤、植被、病虫害、枯落物、水土流失、小气候等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的树高、胸径、每公顷立木蓄积量分别比纯松林大30 9%、31 7%、10 7%,生物量是纯松林的2 24倍,枯落物是纯松、荷林的3 37、1 96倍,病虫害的株发生率、水土流失、小气候等的改善均优于纯松林。松 荷混交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尤其是低丘岗地上值得推广的优良针阔混交类型。在生产上,建议进行株间、行间或小块状混交,或星散状混交,马尾松、木荷混交比例为5~3∶1,初植株行距为1 2m×1 2m、1 5m×1 5m或2m×2m,密度为4440~6944株·hm-2。  相似文献   
98.
在对我国桉树、落叶松及樟子松主要栽培区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有关地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及样地测定资料,以气候生产力为指标,比较评价了广东和海南桉树人工林、广西桉树人工丰产林和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落叶松、樟子松人工林现实生产力。结果表明,广东粤西、海南省桉树人工林现实生产力分别是当地气候生产力的22.81%和41.08%;广西速丰林平均达73.78%。落叶松、樟子松分别达当地气候生产力的25.70%-41.68%和28.45%-51.55%。以典型局、场或丰产林项目为基础,对各研究树种人工林生产潜力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在现有技术与经济条件下,桉树人工速丰林应达到气候生产力的80.00%以上;落叶松在≥14指数、樟子松在≥12指数立地上的生产力应分别达气候生产力的70%和80%以上。  相似文献   
99.
TllcbiologicalcycIingofnutricntclc-lllcntslntl1cccosystclnisthecyclingbctweentllcplantconununityandsoilwitl1intheccosys-tclll(Ot/ington,l986).ltformsol1ebranchofbiogQochcn1icalcyclesandislnarkedwitl1higl1spccdal1dil1tcl1sit}'.Biologicalcyclcofnutri-cntclenlcntsiscorrelatedwithforestproduc-tit'it3'closcly-tbeabsorptionandutilizatio11ofthe11utricntelemcntsoftheplantareillflu-cnccddircctl3'orindirectlybykindsofenvi-ronn1cntallbctorsandsomephysiologicalandlllatcrialproducingprocessareattectcd.Sot…  相似文献   
100.
在集约栽培的杨树人工林中作了小区灌溉试验,进行了林木生长指标、水分生理指标与供水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供水大大促进了林木生长,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年增长量均随供水量的提高而增加。1983—1986年其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对照增加 17.2—24.6%、10.7—22.1%和22.0—42.6%。供水还影响到树体的结构,有利于同化产物向枝条中运输与积累,促进了树干、枝条、叶数与叶面积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